长沙市芙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 2021-07-01     来源:芙蓉区发展和改革局     字体大小:

目  录

第一篇 开启现代化精彩新芙蓉建设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第二节 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第三节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略路径

第四节 目标愿景

第二篇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四章 坚持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节 强化人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 加快构建“6+1”产业发展体系

第五章 坚持协调发展 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持续深化老城区更新

第二节 全面提升新城区品质

第三节 激活浏阳河产业带

第四节 擦亮城市发展重要节点

第五节 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精美城区

第一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节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第七章 坚持开放发展 构建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

第一节 建设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

第二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第三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第四节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第八章 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第一节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

第三节 建设更加普惠的健康服务体系

第四节 完善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提供更有品质的文化体育服务

第三篇 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九章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第十章 营造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

第十一章 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芙蓉

第四篇 切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十二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十三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长沙市芙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芙蓉区委关于制定芙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全区人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开启现代化精彩新芙蓉建设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四个芙蓉”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三大工程”“九大行动”,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2亿元,税收占比从58%提升至65%,收入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84.5%提升至88.7%,金融业税收占比从37.7%提升至45.7%。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省金融创新特色产业园、隆平高科技园获批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湖南第一高楼长沙国金中心、第二高楼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高端楼宇建成运营,全区商务楼宇面积新增239.4万平方米,重点楼宇总量达676.2万平方米。园区“一主一特”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芙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现代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13家,“四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园区亩均产值和税收位居省级园区前列。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成果列入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典型案例。深入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成立全省首家城区行政执法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企业服务日”“书记直通车”“楼宇服务站”“部门承诺制”“蓉易办”平台、重点楼宇“楼长制”等创新举措,楼宇经济服务模式创新走在全市前列。市场主体总数从7.3万户增至11.6万户;“四上”企业由788家增至983家,高新技术企业由56家增至260家。三大攻坚战取得实效。全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平稳可控。对口帮扶地区麻阳县、龙山县靛房镇实现脱贫摘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第二节 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棚改项目7个、腾地1071.4亩,完成城中村改造项目53个、腾地6048亩,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项目4个。东湖路一期、合平路二期等道路建成通车,龟山路、营盘路、滨河路全线贯通,浏阳河以东地区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地铁3号线、5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相继通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建成“15分钟生活圈”35个,新建和提质农贸市场17个,新增停车场35个、停车位15820个,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率先全市实现黄标车、散煤、燃煤锅炉清零,率先全市完成黑臭水体整治,11处入河排口实现全截污,空气质量优良率从70%提升至80%以上,浏阳河芙蓉段水质从IV类提升至Ⅲ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第三节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保障强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区财政投入保持每年七成以上用于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公共服务优化。累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7万个,全省首批实现消除“大班额”,率先全市实现高中免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连续两年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嘉奖。提质标准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个,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隆平水稻博物馆挂牌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程潜公馆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连续三年举办“中华龙舟大赛”,获评全国最具人气龙舟城市。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东湖街道“东湖夜话”信访听证模式、芙蓉公安大数据实战平台和智慧安校系统分别获国家信访局和公安部肯定。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平安区县、全省安全生产示范区。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

指  标

单位

2020(规划,修订)

2020完成(预计)

备注

(市目标值)

一、经济发展类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年均增长%

8.0左右

4



2

财政总收入

年均增长%

10

9.6



3

固定资产投资额

年均增长%

6.0

3.0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均增长%

7.0

0.2



5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7.0

88.7



6

进出口总额

年均增长%

10

15



7

实际利用外资

年均增长%

8

10



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0

18



9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3.94

40


二、社会民生类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年均增长%

9.0

5.7



11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以上

97



12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100

100



13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4



14

社会治安公众满意度

%

90

90


三、资源环境类

15

绿化覆盖率

%

45                  

45



16

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

30

达到市级

要求



17

万元GDP能耗下降

%

达到市级

要求

达到市级

要求



18

空气质量优良率

%

≥70

83.9



1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20

城市污水处理率

%

99

98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面临的机遇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形势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提出“三高四新”战略目标,将引领湖南发展谱写新的篇章。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将在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芙蓉区地处临空经济示范区、高铁会展新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腹地,区域性金融中心、消费中心、商务中心辐射力日益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区域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潜力。特别是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芙蓉区,为芙蓉区提供了开放“桥头堡”、改革“试验田”和发展“引爆点”。

第二节 面临的挑战

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产业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占比不高,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城区东西发展不平衡,东片区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中心城区电梯、消防设施等设施老化,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较差,存在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低效闲置用地等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差距,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建设现代化精彩新芙蓉为总目标,坚持“品质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带动、实干推动”,加快构建“一河两城”“三极三区”的发展格局,奋力打造“四新芙蓉”。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实施民心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全区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具有芙蓉特色的开放发展平台,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更好发挥各方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三极三区”互促,推动“一河两城”协同发展,建立“6+1”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品质引领。坚持“城市是生命体”理念,将品质引领意识贯穿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全过程各方面,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注重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促进人与人、人与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芙蓉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乐园。

第三节 战略路径

——品质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品质立区。提升产业品质,打造“三极三区”,以“三极”支撑“三区”,以“三区”做强“三极”,提升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开展城市更新与建设隆平科创新城,努力将浏阳河产业带打造成为业态丰富、景观秀美的城市内河经济带。产业兴区。抓好产业发展经济主引擎,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集聚化、高端化、智慧化发展。人才强区。开展创新创业、研习研修、培养培训等系列活动,打造人才集聚平台,促进各领域专技人才、高端人才、顶尖人才的培育和引入,全面释放人才集聚效应,为全面建设“四新芙蓉”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创新驱动、融合带动、实干推动战略。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融合带动。加快推进东片区发展,促进“一河两城”融合均衡发展;加快产业融合,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推动政府与驻区单位融合互利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共赢;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格局。实干推动。坚持将实干作为推动全区工作的关键手段,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跟踪督办,推动落实落地。提升“七种能力”,增强“八大本领”,提升抓落实的效果,在真抓实干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目标愿景

围绕2035年远景目标,未来五年重点打造“四新芙蓉”。

——打造经济更具动力活力的新芙蓉。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消费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现代金融、高端商贸、商务服务、软件信息、文化产业、生命健康六大主导产业和生物育种特色产业,构建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力、金融辐射力、总部影响力、产业软实力协同提高,打造中部一流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楼宇经济发达区、中高端消费集中区。

——打造城市更加精致精美的新芙蓉。践行“四精五有”理念,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城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关注城市细节,提升城市温度,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历史与现代互融的城市形象。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构建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城市生态。

——打造社会更为文明和谐的新芙蓉。突出区域治理现代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打造人民更感安全幸福的新芙蓉。聚焦市民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做好各项民生服务和保障工作,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事业优质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办好更高水平的教育事业,建设更加普惠的健康服务体系,完善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提供更有品质的文化体育服务,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二O三五年,基本建成经济强区、科教强区、文化强区、人才强区、健康芙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文化软实力、影响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平安芙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全面推进清廉芙蓉建设,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芙蓉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单 位

2020年预计数

2025年

属性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总值(亿元)

1170

1565

预期性

年均增长(%)

8

6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33

39

预期性

3

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40

45

预期性

4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总额(元)

44899

60080

预期性

年均增长(%)

7

6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均增长(%)

4.3

6

预期性

6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

8.5

14

预期性

7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亿美元)

8.8

14

预期性

8

税收占GDP比重

(%)

8.4

9

预期性

9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债务率(%)

/

<200

预期性

创新驱动

10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

(%)

2

2.5

预期性

11

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

260

560

预期性

12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40

52

预期性

13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例

(%)

30

>45

预期性

14

新增世界500强企业

1

10

预期性

15

个体户转企业

35

1000

预期性

16

新增“四上”企业

234

1350

预期性

17

新增上市企业

/

5

预期性

18

企业占市场主体比例

(%)

40%

45%

预期性

民生福祉

1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2400

79600

预期性

年均增长(%)

5.7

5

20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4

预期性

2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3.5

13.8

预期性

22

学前教育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总数(%)

47.8

>52.8

预期性

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园所总数(%)

80.4

>85.4

预期性

23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4

4.3

预期性

24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7

>97

预期性

25

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

3

预期性

26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

>95

预期性

绿色转型

27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28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29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80

80

约束性

30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31

浏阳河芙蓉段水质III类及以上天数比例

(%)

/

>95

约束性

32

绿化覆盖率

(%)

45

45.5

约束性

安全保障

33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2

0.018

约束性

注:2020年数据均为预计数。

“十四五”期间十大重点目标
  1. 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2. 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县

  3. 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4. 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

  5.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6.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7. 中部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8. 中部地区楼宇经济发达区

  9. 中部地区中高端消费集中区

10、中国种业硅谷

“十四五”期间十大重点事项

1、高标准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隆平科创新城)

2、全区东西片区各打造2所优质中学(长郡芙蓉实验中学、师大附中芙蓉中学、一中双语实验中学、湘一芙蓉中学)

3、新建公办幼儿园15所

4、推动浏阳河以东片区各类市场外迁建设、转型升级

5、加快农科院、农大土地的开发建设

6、每个社区建成1个居家养老中心

7、全区D级危房改造全面清零

8、房地产办证遗留问题全面清零

9、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

10、全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最省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十大重点项目

1、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120亿)

2、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建设项目(含东湖湿地公园)(100亿)

3、蔡锷中路两厢棚改及中央商务区建设(80亿)

4、浏阳河产业带项目(含马王堆蔬菜市场地块开发)(60亿)

5、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火车站片区棚改、曙光集团地块开发)(50亿)

6、浏阳河以东片区商业综合体(含张公岭片区综合体、龙湖天街)(45亿)

7、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望龙路跨浏阳河大桥、西龙路及杨家湾撇洪渠水环境治理、地铁六号线人民路结构共建项目、远大路改扩建、长榔路)(36亿)

8、袁家岭中央文化商务区项目(30亿)

9、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含湘雅二医院门急诊医技楼、老年医学综合楼,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医技综合大楼,区红十字医院扩容提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建设)(20亿)

10、浏阳河以东片区学校建设(含东雅中学、师大附中芙蓉中学、育英三小、桐西小学、白竹坡小学、杉木小学、东湖小学)(9.8亿)

第二篇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四章 坚持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高级化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1.突出理念创新。立足芙蓉区发展地域空间不足、发展不均衡问题,创新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以理念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2.推动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关键技术攻坚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生命科学、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将种业硅谷打造成为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种业创新中心。

3.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隆平生物种业创新中心、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芙蓉标准化小镇、长沙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长沙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产业园等科创载体,增强创新服务能力。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装置、重点实验室落户芙蓉区,鼓励在芙蓉区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分支机构。强化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强、转移转化水平高的国家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利用闲置楼宇、老旧厂房改建科创空间,加快建设各类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产学研金合作平台建设,建立政府引导、院地合作、市场运作,高校(院所)、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创新发展长效机制,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建设。

第二节 强化人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引进培育教育、卫健领域名师名医10人以上;创新创业领域引进培育经省委组织部认定的湖湘青年英才10人以上,经市级认定的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优化干部结构,街道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配备比例动态保持六分之一,其中30岁左右的街道党政正职1名以上。党政干部队伍招录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00名以上。

全面落实省市相关人才政策,设置人才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构建人才办事“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实施“人才高地”建设计划,着重引进与培养金融、生物医药、生命科学、软件技术、商务、种业等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科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和高端人才项目资金,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完善创业创新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引进1-2个专业品牌服务机构。支持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活动,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三节 加快构建“6+1”产业发展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高端商贸、商务服务、软件信息、文化产业、生命健康六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生物育种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构建“6+1”产业发展体系。

1.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加快芙蓉中路金融聚集带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外向型金融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超35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25%,金融业税收超30亿元。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全产业链。积极推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支持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痛点难点。积极发挥保险业风险保障、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等功能。

——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支持法人金融机构、金融分支机构区域总部集聚,促进云计算、人工智能、后台援助等科技服务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引导保险中介、保险代理、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地方类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入驻。

——加快推进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自贸区内增设或升格银行分支机构不受年度新增网点计划限制政策试点落地。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鼓励外资企业在自贸区内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统筹推进自贸区离岸贸易资金结算中心、中非跨境金融、国际种业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

专栏4-1      金融业转型升级工程

1.互联网消费金融建设工程。围绕长沙市“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推动“互联网+金融+消费”创新,引导银行、保险、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针对大宗消费、旅游、医疗、电商等重点消费领域,创新开发个人房贷、车贷、医疗贷、教育贷、消费保险、旅游不便险等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2.供应链金融建设工程。围绕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鼓励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为产业链上下游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3.企业上市培育建设工程。积极引荐国内外知名风投及创投机构对区内种子企业、瞪羚企业投资,建立企业资源库、专业机构库、专家库。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促推企业上市发展。搭建中小企业与中介机构对话平台,鼓励优质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培育,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挂牌上市。

4.国际种业金融中心建设工程。围绕种业研发、生产、推广、销售各个产业链金融需求,聚集国内外种业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带动中非贸易金融、其它新兴金融业态聚集发展,打造以种业金融为特色的新兴金融服务中心。

2.大力发展高端商贸产业。到2025年,形成10个以上影响大、功能全、环境优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或购物中心,打造1-2个时尚消费或品质消费地标。培育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3-5家以上。

——完善商贸载体。在中心城区,以商圈为核心,着力发展智慧商贸,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性消费场所转型,新建1-2个高品质、多功能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推动三湘大市场、南湖大市场、马王堆陶瓷建材城、万家丽家居建材广场、东方家园建材城等专业市场提质改造、转型升级。在隆平科创新城新建1-2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兴商贸平台,重点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中心、中非跨境电商等项目。

——培育新消费热点。鼓励与支持品牌店发展。制定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目录和引进措施,鼓励引进知名品牌在国金中心、友谊商店等开设首店、首发新品。积极支持国货、湘货品牌店入驻商场、市场、网店,扩大国货、湘货消费。依托特斯拉、小鹏汽车等专卖店,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消费。

——发展夜间经济。到2025年,建成2个市级、8个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30个夜间经济示范门店,打造10个具有全国知名度、20个具有全省知名度的夜消费名片,推动芙蓉区夜间经济成为长沙“网红经济”的引领者。

——发展黄金珠宝服务业。以黄金珠宝首饰销售与加工服务为重点,积极面向广大消费者,大力发展黄金珠宝加盟店、直营店、经销商、电商平台。大力发展黄金、铂金、钻石、玉石、白银、珍珠等六大类的黄金珠宝服务业,重视头饰、耳饰、颈饰、胸饰、手饰、金银珠宝首饰、手机饰品、首饰配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与服务。继续引进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品牌,提升黄金珠宝首饰加工服务业水平。

专栏4-2      消费热点培育工程

1.积极开展促进消费活动。进一步扩大“芯动芙蓉•快乐Shopping”芙蓉区消费节、“芯动精美芙蓉•乐购五一商圈”购物节、“越夜越精彩•芙蓉我最红”夜经济评选等芙蓉区特色促消费活动。支持商贸流通企业、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在境内外主办、承办或参加大型展会节会活动。

2.首店经济培育工程。依托国金中心和知名品牌店,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与“首展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区内首次开设全球首店、亚洲首店、全国首店等门店,鼓励现有品牌积极发展新物种店、新锐店等先进经营模式,打造全球精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和原创品牌集聚地,带动扩大消费。

3.体验经济培育工程。推动体验经济与“她”经济、宠物经济、儿童经济等新模式融合,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性消费场所转型,鼓励发展买手制百货、品牌旗舰店、主题概念店等个性化、主题性、体验型的新兴业态。

4.夜经济培育工程。以打造“24小时城市”为目标,建设远大路、浏阳河婚庆园、都正街、白果园等特色夜消费街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标识度、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夜经济场景。

3.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产业。以楼宇为载体,依托芙蓉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现代商务服务业。

——发展服务于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的现代商务服务业。以优结构、建生态、提品质、增效益为重点,以高端化、特色化、产业化为导向,结合现代金融、高端商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特色产业,增强服务企业集团、区域性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结算总部的能力。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商务服务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满足中央商务区入驻企业商务发展需要,满足新入区企业总部入驻需要。高标准改造老旧楼宇、增加高质量新建或改造楼宇的供给,力争培育1栋税收过10亿元楼宇、每年新培育1栋税收亿元楼宇。

——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围绕现代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的需求,围绕种业研发、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引进各类研发服务中介机构,搭建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平台。

——积极发展标准化服务。依托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设芙蓉标准化小镇,创建国家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国际标准交流中心,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内外知名机构落户芙蓉区,搭建湖南产品与标准走向世界的桥梁与舞台,将标准化服务打造成“芙蓉名片”。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及法律服务。积极引进培育商标专利申请代理、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处置等领域的服务机构与企业。积极发展法律咨询业,加快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

4.大力发展软件信息产业。到2025年,全区软件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30亿元。企业总数达到1万家,规上企业总数达50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1-3家。

——加快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商贸商务、物流、金融、消费的数字化转型,重点开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APP、区块链等标准化和开源化软件。积极发展天翼云工业互联网等智能产业平台,构建企业云生态,助推“专精特新”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

——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消费数据中心、种业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推进芙蓉智慧商圈和隆平科创新城智慧新区试点示范。

——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数字家政、数字医疗、数字旅游、数字消费等新兴模式,加快数字领域创新创业。打造数字经济新网红,提升芙蓉区数字经济体验水平。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推广社区服务APP,加强用户消费习惯培育。加快推进5G智慧校园,智慧医院,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数字文化场馆建设。

专栏4-3      软件业发展工程

1.长沙国际种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建立种业大数据采集平台、种业大数据处理平台和种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种子生产情况监测系统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种子市场信息数据采集系统,定期采集全国种业实验数据、种质资源调查数据、基因图谱数据,对新品种研发、种子生产、市场交易等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2.移动互联网软件创新应用工程。依托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新媒体优势和芙蓉区自身的金融商贸优势,面向新兴媒体、文化教育、交通出行、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创新发展需求,鼓励建立分享经济平台,支持湖南琴海数码、嘉杰信息技术等龙头企业发展基于软件和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积极培育新型网络经济模式。

3.大数据应用服务工程。面向金融、商贸、商务、农业、物流、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积极引入阿里、华为、百度等领先大数据企业,开发推广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大数据跨行业融合应用,助力商贸、商务、种业研发、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转型发展。

4.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跃升工程。加速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发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的新型服务业务。支持软件企业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平台化转型,研发综合性应用解决方案,并推动其与重点行业企业的跨界联合,实现共赢。

5.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依托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等重点公司,推进湖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吸引和集聚物流、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企业,打造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丰富文化产业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激发文化艺术、影视演艺等传统行业活力,加快动漫游戏、新媒体、数字出版等优势行业成长,加快推进袁家岭中央文化商务区建设。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开发以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为特色的浏阳河产业带,整合婚庆公园、汉文化广场、东沙古井、国际运动街区等主题街区资源,利用马王堆古汉墓、隆平水稻博物馆、程潜公馆、柳子明故居、湘绣博物馆、湘菜博物馆等景点资源,改善浏阳河两岸的亲水性,创造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滨水景观,开辟活跃的公共活动空间,发展文化体育休闲产业。建设登隆街、白果园、都正街、建湘南路、朝阳后街、营盘路、东湖街道、定王台书香街等特色文化街道,加快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培训服务业。依托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等资源优势,依托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培训服务业。着力培育与壮大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学历培训、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优质培训机构。到2025年,形成完整的、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6.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以打造人民更感安全幸福的新芙蓉为目标,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到2025年,建设好长沙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培养与引进50家以上生命健康产业企业,使生命健康产业成为面向未来的特色新兴优势产业。

——构建“研发+园区+孵化+企业”的长沙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聚合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等高校医院科研院所资源力量,以及隆平高科、华智水稻等平台,利用生命科学研究、健康食品研究的优势与成果,通过园区成果转化平台、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平台进行转化与孵化,培育与引进一批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医疗器戒、健康食品等方面的企业。

——打造省会城市“医养+食养+康复”的芙蓉康养集聚区。以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协和颐养院为中心,以康养为主题,以周边楼宇为载体,以医养机构为主体,构建芙蓉康养集聚区。创建湘雅医卫健康城,设立智慧康复区、健康家居区、健康食疗区、康养产品展示体验区等。

7.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到2025年种业贸易总额、种业总产值、种业关联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3.5亿元、100亿元、24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种业及相关企业达到8家,规模以上种业及相关企业达到40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达到10家。

——打造生物种业总部集聚区。以重点引进全球种业50强企业和中国种业30强企业在隆平高科技园设立集团总部、区域总部、职能型总部,形成跨国种业企业、本土种业企业、种业专业服务机构三大集群,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种业总部集聚区。

——完善生物种业产业链。立足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卉、微生物等四大种业领域,建设种业研发、生产加工、交易交流、会展培训等种业全产业链。依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等单位,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提升生物种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强化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强、转移转化水平高的国家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专栏4-4      现代生物种业发展工程

1.领军企业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生产基地稳定、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助推隆平高科进入全球种业前5强,推动华智生物等企业进入全球种业研发企业第一方阵。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工程。设立农作物、林果花草、畜禽水产、微生物四个二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就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辣椒等农作物,茶叶、油茶、柑橘、葡萄、桃、李等林果树,宁乡花猪、罗代黑猪、浏阳黑山羊、望城鲌鱼等地方特色畜禽水产,食用菌等微生物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深度开展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型技术。

3.华智水稻分子育种中心项目。以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建设国家级研发创新四平台(品种测试平台、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分子育种平台、生物信息与重要功能基因解析平台)、三中心(生物育种新技术研发中心、种子质量分子检测中心、生物育种大数据研发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种业高科技研发中心与技术服务中心。

4.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项目。由湖南信东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和湖南东湖信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运营的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项目,位于隆平科创新城合平路两厢,总投资约12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分期开发。项目全面投入运营后,将建立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10余个。

5.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位于隆平科创新城。该中心首期启动分子育种技术、生物育种智能大数据2个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和水稻、油菜、蔬菜、畜禽、水产、茶树、林果花草、中药材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建设。

第五章 坚持协调发展 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落实集约发展和精明增长要求,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实现中央商务区、自贸区芙蓉区块、隆平高科技园与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楼宇经济发达区、营商环境标杆区的“三极三区”互促,加快形成“一河两城”互动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持续深化老城区更新

1.重塑芙蓉中央商务区。按照“四精五有”要求优化城市规划,以五一商圈、湘雅二医院及周边、火车站及周边、袁家岭及周边等为重要节点,打造若干有特色的产业生态圈。推动城市更新与楼宇商圈改造有机结合,提升楼宇经济承载力,引导低效闲置物业、专业市场改造成主题特色鲜明的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推进发展空间载体再造,推动中央商务区向中央创新区、中央活力区转变,体现高密度、高品质、高价值。立足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产业基础、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务服务、软件信息等高端服务业产业,提升产业业态和形态。

2.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坚持“留、改、拆、补”并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人居环境,高品质实施马王街、浏正街片区、湘雅二医院片区以及蔡锷中路两厢城市有机更新,打造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工程。推动完成黄土塘地块上棚改安置房及配套学校、道路等项目的整体竣工交付。深化重点区域综合环境整治,推进“三清四治”,着力破解城市管理顽疾,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营造车畅人欢的交通环境。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环境及智慧化建设品质,力争“十四五”期末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专栏5-1      城市更新工程

1.推进棚改项目。推进袁家岭新华书店周边零星棚改,蔡锷中路两厢棚改项目(二期),湘雅二医院片区,韭菜园街道棚改安置小区,麻纺厂宿舍地块棚改,湘运宿舍地块棚改、省进出口公司地块棚改等项目建设。

2.推进人居环境改造提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合计297个小区,30899户,307.6万平方米需进行改造(水、路、电、气),公共设施修缮,增添便民设施、抚育设施。实施广铁巷等铁路沿线人居环境提升项目。

第二节 全面提升新城区品质

1.打造隆平科创新城。依托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统筹布局“核心区+联动区+辐射区”,高品质打造隆平科创新城;大力实施“品质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战略,高品质推进隆平高科技园建设。坚持基础先行,全面配套和升级交通路网,完善医疗、教育、生活、文体等综合配套设施,构建工作、生活、文化、休闲、生态的便利活动圈,加快形成承载功能。融入国际化元素,以构建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打造从龙头企业到创新企业的产业上下游互动生态。突出“种业硅谷”、自贸片区、园区、张公岭片区、东湖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打造,塑造隆平科创新城新形象。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织密织实交通路网,完成城市主次干道建设,配合跨区界道路(桥梁、隧道)建设工作,配合开展解放路下穿京广线与荷花路连接、荷花路下穿浏阳河与黄元路连接等的前期论证及相关工作。完成师大附中芙蓉中学、东湖中学、桐西小学、白竹坡路小学、杉木小学、东湖小学建设。完善地下管网和雨污分流排水体系建设。实施人民东路高压走廊下地工程。

专栏5-2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1.织密织实城区交通路网。新建东湖路、黄元路、农园路、浏京路、合平路、东屯路、沙咀子路、白竹坡路、红园路、经九路、长农路、红湖路、长榔路、双杨路、纬十二路、塘湾子路、河山路、桐西路、桃园路、纬一路、九嘉路、长白路、纬十三路、科教路、对山路、张冲路、新安路、九如斋路及公共绿地项目,实施都正街地下停车场及附属工程、远大路周边绿化提质改造、新建花侯路(望龙路)过浏阳河桥、远大二路改扩建、实施西龙路道路及排水工程。

2.完善城市能源管网建设。实施窑岭变配套路由项目、市场变配套路由项目、城东变配套路由项目、农大变配套路由项目,长农路电力下地。

3.城市排水污水管网建设。实施亭子港、东屯渡、王家湖水系截污及污水提升系统提质改造,农大片区雨污分流二期改造、农科院东南片区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泉坝路污水管网、东屯路西段污水管网、合平路一起污水管网、科教路污水管网、长农路污水管网、远大路二期污水管网,开展地下管网功能性排查和整治。

第三节 激活浏阳河产业带

以浏阳河为轴心,深度做好城市设计,提质两岸生态景观、建筑风貌和城市天际线,凸显生态、景观、文化、旅游、产业等核心功能。发挥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高铁会展新城和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溢出效应,主动融合,深度对接,策划布局音乐街、美食街、直播产业基地、网红小镇、电竞小镇、健康小镇等项目。加快推进万家丽商圈、婚庆园业态升级,大力引进文化创意、时尚餐饮、民俗体验等领域的旗舰品牌。加快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以现代商贸、演艺会展、时尚购物、艺术品、旅游体验为特色,培育文化旅游“O2O”模式,推动静态文化资源向动态展示型、体验式旅游资源转化,将浏阳河产业带打造成一条享誉世界的生态绿廊、文化长廊、产业走廊。

第四节 擦亮城市发展重要节点

依托芙蓉区内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单元,以优化城市格局、培育优势业态、构建城市景观和打造城市名片为目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注入湖湘文化元素,提升特色风貌、优化消费环境、彰显文旅特色,重点打造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袁家岭中央文化商务区、火车站及周边片区、蔡锷路两厢棚改片区、张公岭片区、东湖湿地公园等多个城市发展增长极,努力将系列特色城市空间单元建设成为聚集人气、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城市新增长极。

专栏5-3      城市发展新单元打造工程

1.袁家岭中央文化商务区。以文艺路口为中心向南北两向延伸,南向为湖南大剧院、湖南省图书馆、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京剧院、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曙光798等省级文化单位,北向为唯楚文化广场、袁家岭新华书店改造项目,整体打造成为集“湖湘文化、社会公益、城市形象、艺术创意”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艺术会客厅”。

2.火车站及周边片区。加快火车站片区提质更新,优化交通换乘、泊车设施,加强绿化景观和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周边购物、休闲、娱乐等商业功能。加快长株潭汽车站搬迁改造,在原址引入高端商贸商务综合体,打造旗舰型商业航母项目。充分发挥地铁2.3.5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交汇于火车站的人流、物流集散优势,大力发展“地铁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打造与五一广场商圈交相辉映的城市地标级核心商圈。

3.蔡锷路两厢有机更新片区。按照优化片区业态,不保留居住用地;实行集中开发,优化城市品质;释放文保景观,凸显人文承载的规划思路做好蔡锷路棚改地块的开发建设。

4.张公岭片区。加快实施汽车东站外迁东移,实施对汽车东站及其周边的提质改造工程,在原址建设大型国际商业Mall,打造集商务、酒店、购物、娱乐、休闲、观影、体验、亲子、大型商超等业态于一体的超大体量城市综合体。新建高品质5A级国际标准写字楼,积极引入对接自贸区发展的相关总部业态,全面优化片区周边交通、营商和商务服务环境,形成以原汽车东站为核心的总部经济楼宇集聚区。

5.东湖湿地公园。按照生态、文化、休闲要求,建设湿地恢复保育区、东湖休闲体验区、东湖风景区等功能区,努力将东湖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湖南省城区湿地保护利用的精品工程,打造成为长沙市东部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核心区域,以东湖湿地公园为依托,打造金融创新小镇。

第五节 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以浏阳河产业带为纽带,推动中央商务区和隆平科创新城互动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构建形成现代产业新体系。以省直机关、省内知名企事业单位所在地为优势,推动与驻区单位融合互利发展,推动区域内园区、片区、校区、社区的融合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共赢。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创新的支点、战略的支撑,整合区域内科研院所、专家院士团队、龙头企业资源,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实现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第六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精美城区

第一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到202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满意率高于90%。建设完善城区绿地系统,构建“一带一园多点”的城市生态格局。高标准建设浏阳河生态廊道,深度融合绿色、红色、古色资源,打造“十里滨水走廊”;加快建设综合性公园、主题公园、社区公园、街头花园、微绿地等城市绿色斑块,营造“城在绿中”的总体氛围。实施户外广告、沿街店招店牌以及建筑立面的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取缔流动设摊、跨门占路营业等市容顽症,清理拆除沿街废弃电杆表箱,归并清理裸露网线,全面杜绝主干道市容违规现象。推进马王堆海鲜市场、双杨石材城外迁。完善景观灯光布局。

第二节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目标“双控”。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控平台,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效管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能效考评机制,推进低碳园区、低碳街道(社区)、低碳校园创建,创建一批节能示范单位和节约型机关。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实施节能环保产品惠民工程,使新能源汽车、节能电器、高效照明等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大,提高环保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占比。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开展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形式多样的绿色创建活动。

第三节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1.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臭氧、PM2.5污染因子,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突出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等结构性污染。禁止开办未设独立烟道的新建餐饮项目,规模以上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和在线监测安装率达100%,扩大家庭油烟治理范围。优化交通组织管理,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整合监测、监控平台资源,建成芙蓉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提升污染物溯源分析和重污染天气预判预警能力水平,建立精准、高效、统一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新模式。

2.坚定守护好一方水土。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和生活节水。加强浏阳河河道保洁和排口管护,加强废水排放监管。持续推进和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的社会服务体系。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浏阳河年均水质稳定三类标准,力争水质优良天数占比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和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处置率达到100%。

第七章 坚持开放发展 构建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

第一节 建设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

全力做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重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落地,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别化、集成性改革探索,加快推进全国前六批260项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力争1-3个首创性、优势性案例在全国予以推介。按照“核心区+功能区+联动区”层次完善功能布局。坚持“一主一特一新”产业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种业经济、平台经济,加强制度创新和招商引资,积极培育以新兴金融、数字经济、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软件信息、人力资源、标准化等为重点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农业科技、生物育种等特色产业,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示范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推进特色产品交易、人才服务、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认证咨询、服务贸易等多领域与非洲进行合作。

第二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加强区域内全方位合作与互动。围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协调沟通机制、规划制定与实施、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合作与互动,构建多域联动、有机融合的合作体系。加强与区域外全方位对接。加强与临空经济区、马栏山视频产业园、高铁新城、长沙经开区的对接互动,在规划衔接、产业发展、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实现产业服务、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国际会展、高端商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互补共赢。积极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鼓励、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助推芙蓉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

第三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导在建楼宇项目、改造楼宇项目和服务业提升项目从项目错位竞争上谋划招商引资,缩短项目成熟、项目改造和招商显效的周期。鼓励楼宇引进楼宇运营平台公司,鼓励专业市场引进电商运营平台公司。对条件成熟、特定产业的楼宇、市场、商场等,引导采用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招商运作方式,建立“部门、街道、楼宇业主”多方联动的全员招商机制,组织商务楼宇进行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对于重大项目,给予特别的政策支持,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条件成熟的项目可实行资本招商。积极引进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和税收贡献大的总部企业和项目,力争每年引进1-2家世界500强企业。支持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和法律服务、信用评级等各类国际中介服务机构落户芙蓉区。

第四节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树牢“店小二理念”“乙方意识”“用户思维”,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处罚权改革,加快构建审批、监管、执法相互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深化重点领域简政放权,推进企业群众办理审批事项全链条下放至园区、街道。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诚信芙蓉。全面优化区、街道、社区三级窗口服务,将自助办理服务向楼宇、园区延伸。全面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继续压减企业开办注销时限。大力推行“5G+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逐步完善智能AI审批体系和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探索推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境贸易便利化、市场化,使交易活动的行政成本大幅度降低。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升级,推动跨域通办、智能导办,线上线下同质办,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体系,打造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长效机制。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为契机,打造“最省、最简、最快”的最优营商环境,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

第八章 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第一节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保持100%。

着力实施援企稳岗系列政策,健全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援助机制。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农民工就业、稳商户就业工作摆在首位。大力开展以商贸、商务、市场为重点的服务业职业技能提升活动,开展覆盖各类服务业群体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扶持补贴力度,依托专业楼宇和“一园四区”等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

1.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基础教育规划布局,促进东西片区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硬件、软件同步优化,加大在财政支持、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东片区倾斜力度,缩小区域、校际差距,实现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2.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每年建成3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培养一批品牌园所,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达50%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在保持原有老品牌名校的基础上,培育2-3所新品牌中小学。

专栏8-1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

1.幼儿园建设工程。新建或改扩建名士豪庭、东湖豪庭、火炬村安置地块、芙蓉生态新城二号点、芙蓉生态新城四号点、芙蓉生态新城三号点二期、保利中央广场、时代印记、辉煌国际城三期、建发观悦、红平路、东湖、张冲路、蔡锷路、杉木村、火炬安置地等15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以上。

2.小学建设工程。新建或改扩建育英三小、桐西小学、白竹坡小学、杉木小学、东湖小学、环卫小学、古曲小学、八一小学等8所小学,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3.中学建设工程。新建或改扩建东雅、东湖南、师大附中芙蓉中学、东湖北、新安、湘湖、湘一芙蓉等7所中学。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时期,培养100名区级卓越教师,50名市级卓越教师,10-20名有影响力的省级名优教师,3-5名国家级杰出教师,大力实施“三名”工程,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

4.推动形成创新发展的教育格局。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区—街—社区”三级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型城区,创办特色老年大学,推进老年人教育。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化监控和评价体系。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

第三节 建设更加普惠的健康服务体系

1.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规范处置率100%。加强疾控机构人才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力度。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卫生健康总投入中统筹安排并加大支持力度,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规划引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

2.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完成韭菜园、马王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启动红十字医院扩容提质项目。推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激励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得起小病、看得出大病、管得住慢病”的目标。

3.深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利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与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医院合作,开展“健康芙蓉-身心健康社区试点”项目,与市中医医院共建中医联盟,新打造4个名医工作室。

4.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将出生缺陷、儿童重大疾病、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等全面纳入卫生健康服务范畴,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加强青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5.拓展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建立稳定的爱国卫生运动投入机制。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创建活动,重点对轨道交通、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商场超市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深入开展除害防病活动,减少和消除老鼠、苍蝇、蚊子等病媒生物疾病的传播,不断改善城区生产生活环境。

第四节 完善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100%。稳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养老、低保、医保等配套公共服务,全面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和人群间标准水平衔接平衡。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探索医保服务“容易办”改革,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开展医保基金网格化社会监管云平台二期建设。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持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每个街道建成一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机构覆盖率大于90%,形成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

2.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全民临时救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维护残疾人权益,加大申办残疾人证政策宣传。实现残疾人康复救助兜底保障,每年对100名0-14岁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服务,对30名服务对象实施“康复进家门”项目。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困难帮扶援助机制,设立退役军人关爱资金。

3.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逐步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全面完成安置房建设,新建、续建芙蓉生态新城安置房、火炬村安置房等,着力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完善保障房管理体系。

第五节 提供更有品质的文化体育服务

“十四五”时期全区成年人体质合格率达到80%,形成“15分钟全民健身圈”和“主城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1.推进更高水准的文明城市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好芙蓉区公共文旅综合服务云平台和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智慧文物安全巡护系统。新建区级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开放,持续推进1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82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行总分馆制,提质现有图书分馆,新建1-3个图书馆分馆,构建区图书馆、街道图书分馆、社区(村)图书室三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扩大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影响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特色品牌。

3.加快发展体育事业。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启动湖南省体育产业园、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建成区体育总会、各类体育协会,完善社区体育配套设施,推进体育设施的便民化。积极开展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以社区为重点的城市体育活动,全面建成覆盖全区的现代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篇 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九章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

1.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明确区、街道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职能,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社工站街道覆盖率达100%。

2.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政策监测体系和修复机制,完善社会政策运行机制、评估体系,提高社会政策执行能力。

3.防范和化解风险。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金融风险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组建芙蓉区金融业联合会,健全政府、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4.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启动建设城市管理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智慧城市管理项目和平台,实现城市智慧化运营和管理。进一步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共享单车使用与管理,优化、建设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5.全面夯实基层治理。持续巩固基层减负增效成果。健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建设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建设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

第十章 营造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贯彻新思想、把握新矛盾、瞄准新目标,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奋力开启法治芙蓉建设新征程。

1.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配合长沙市创建全国法治示范城市,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持续探索街道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依托执法信息平台,提升执法水平和效率。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坚持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通报、出庭发言情况备案、矛盾纠纷化解情况核查制度。

2.推进司法公正作为。推进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加快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法律服务建设,深化审判、检务、警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推进阳光司法。抓好诉讼服务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以及基层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机关服务窗口建设,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不论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调处机制,深化诉非衔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

3.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优化完善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工作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实体与网络、热线相结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建设。深入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区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基层司法机关履职和服务能力,提高基层群众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自身事务的能力。

4.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推行“责任制+清单制+案例式”普法督导。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智慧普法,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加快普法网络集群建设。

5.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察并强化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位一体”统筹衔接,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街道纪工委和派出监察办公室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精准分析研判廉政风险点,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落实党务、政务、司法等领域的办事公开制度,健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

第十一章 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芙蓉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芙蓉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主动预防、强基固本、保障有力、安全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安全稳定的平安芙蓉。

1.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各行业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健全综合监管运行机制,明确监管职责边界,进一步落实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职责。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全区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突出执法重点、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工作效果。

2.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持续推进社区防控网、街面巡控网、阵地管控网、边界封控网、视频监控网、公共安全监管网“六张网”建设,持续推进“一社区一辅警”的社会治安队伍建设,推进治安防控一体化平台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打造“打、防、管、控、研”为一体的芙蓉公安“云防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组建以片区为管理单位的社区矫正执法中队,将全区13个司法所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分到定王台、荷花园、东湖三个执法中队管理。

3.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强化“四品一械”、产品质量、价格等领域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到2025年,初步建立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市场监管安全治理体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和源发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4.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在区应急局已接入的全国应急视频调度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六有”建设力度。全区每个街道(局)成立一支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衔接、联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升队伍的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突的能力。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治理的协同作用。

5.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着力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推进信息共享与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综合减灾评估机制。着力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救助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汛抗旱、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河流抗洪能力,提升城市洪涝灾害防范能力。

第四篇 切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十二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党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上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科学决策与管理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深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通过联动“大党委”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以高质量党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运用“学习强国”“长沙党建”等线上平台以及党建活动室等实体阵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与软件开发应用场景融合,用科技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新水平。

3.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区“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局。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谋划、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建立“十四五”规划实施考核督办机制,把“十四五”规划执行工作纳入全区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

第十三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1.严格规划引领。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统领,坚持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的原则,做好本规划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土地空间等规划的衔接,做好区专项规划、隆平高科技园规划、年度计划、行动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

2.强化项目支撑。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用地供应保障,助推项目落地建设。紧密围绕建设“四新芙蓉”的宏伟目标,重点突出现代服务业项目、重大民生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把重大项目列入政府重要议程,强化层级互动,明确责任主体,集中力量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依法依规推进。

3.狠抓规划落实。创先争优。规划实施按照“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和“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要求,以争先创优活动统揽规划实施与执行工作全局。真抓实干。敢字当先,用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豪迈气概,着力推进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善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担当负责。遇事不推诿,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鲜明导向,加大对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想做事、敢做事、做成事。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本规划宣传,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