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支教路 爱心热心寻回教育初心

发布时间 : 2023-09-22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芙蓉区教育局     字体大小:

“三区”支教是国家一项重要的人才支持计划,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作为省会中心城区,长沙市芙蓉区近十年来共派出支教老师308人,先后前往龙山、麻阳、溆浦、汝城、新宁等地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让均衡教育的种子撒播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孩子共享幸福蓝天。支教路上,他们用一篇篇“支教手记”,讲述芙蓉教育人的支教故事。

用爱和智慧浇灌艺术之花

李晓云  芙蓉区育英二小教师,怀化市溆浦县北斗溪镇学校支教

2021年,我来到溆浦支教,为了更安心服务于支教学校,我把自己五岁的孩子也带到这里上幼儿园。

为了拓展当地孩子们的音乐视野,我自费购买了拇指琴、空灵鼓、古琴、中阮等乐器进课堂,还为孩子们募集到了口风琴、葫芦丝、演出服、乐谱夹等。田野间,我带着孩子们歌唱;校园里,我手把手教小朋友演奏;宿舍中,我用一个小小的烤箱,给小朋友做蛋糕、蛋挞;为了让孩子们下雨天不淋雨,我找到爱心人士为学校捐建了风雨棚;为了让孩子们在寒冬里喝上热水,又为孩子们募集了几百个保温杯……我希望像妈妈一样拼尽全力发光发热,照亮这个小山村的更多留守儿童!

我和山里的孩子们组建了“小溪流合唱团”,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训练,组队仅一个月就获得溆浦县合唱比赛一等奖。还记得为了保障市赛的效果,避免快递损坏演出道具,我就带着5岁的儿子坐火车从长沙一路背着道具到溆浦。最终,孩子们登上湖南教育电视台《我是接班人》的舞台。

支教中最印象深刻的还是策划发起了“同演新经典、献礼二十大”古风雅韵古诗词音乐会。这是一场由长沙、溆浦两地四团联袂演出的少年儿童音乐会,活动设计历时两年多,那时,溆浦、长沙两地的团队我都要负责,长沙到怀化,怀化到长沙,期间不知跑了多少回。筹备过程中,节目主题被否决、部分孩子基本功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但为了乡村孩子的音乐梦,我没有想过退缩。多少个通宵达旦,改方案、排节目,好几次都是送走所有排练的学生,才蹲在音乐厅门口边随意扒几口盒饭,又继续想创意、扣细节,演出前一天深更半夜还在调整节目背景。

2022年6月,这场小学生“民乐+合唱”演绎古诗词的专场音乐会终于在湖南省音乐厅成功举行,得到了无数业内专家及师生、家长的共同称赞,更多的孩子凭借这个机会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我从支教一所学校到支教多所学校,师生们都说我就是这样一个“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湘妹子。我希望能用激情和智慧带领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好,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更希望用爱和奉献守护乡村孩子们的美育均衡权利,陪伴他们从田埂出发飞向远方。

在红色热土上的最美相遇

张鸥  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教师,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支教

2022年8月,我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支教。

第一片小学是一个小规模的村小,仅有115名学生,11位老师。两栋楼矗立在大山脚下,干净、整洁,校园长征壁画——“漫说长征”散发着革命精神和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  

支教期间,我们班的孩子第一次走出瑶族乡,来到省会长沙进行红色研学活动。他们和东郡学子一起庆祝六一儿童节,走进红色地标,了解伟人故事,感受红色湖湘文化。回去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邀请了东郡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沙洲村了解半条被子的动人故事。他们互通书信,赠送书籍,结下了纯洁又真挚的友情。

阅读是给乡村孩子打开外面世界的一把钥匙。我们每周举行“郡园一片情深 云享阅读时光”活动,东郡小学的同学给第一片小的孩子线上推荐书籍。我们在沙洲的春天里探究古诗词,在午后的荷花塘边朗诵《荷叶圆圆》。有一天,我刚吃完午饭,背后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张老师,我可以去阅览室看书吗?”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最不爱看书的那个孩子。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多样的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变得越来越阳光自信,我也找到了支教的意义所在。

一年的支教生活中,我的思想时刻接受着沙洲红色文化的洗礼。沙州本地老师至真至纯的教育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乡村孩子们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眸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我们既是朋友,更像家人。或许对于瑶乡孩子来说,我的到来只是星星之火,于我而言,这段弥足珍贵的经历让我在最美的青春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可笑的“傲慢与偏见”

魏佳乐  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语文教师,麻阳苗族自治县第二锦江小学支教

春季研学活动留校学生安排出来后,我第一时间点开了安排表,自己的姓名赫然出现在表格第一横行中,与我的姓名一同出现在此处的便是杨老师的名字。

被安排值守留校学生我还是有不少担心的。一是忧虑本不属于同一集体的学生出现矛盾,二是担心一同搭班的老师本就素未谋面,这两天下课后便会见不着她人影,最后大事小事我一肩挑。

然而,事实证明我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所有的忧虑来源于自己的“傲慢与偏见”。

未曾谋面的杨老师是一名老教师,第一次见面是在她的办公室里。彼时的杨老师正低着头在备课,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她也在发着光。

在接下来两天的相处中,正如初见那般美好,我看到了一位老教师对教育的初心与用心。

根据安排,我和杨老师只需轮流值守班级自习即可,但这两天中,身为科学老师的她不怕麻烦,带着组合班级的孩子去实验室做科学小实验,让他们感受科学的神奇;思虑着没有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错过了春日的光景,她叫上我一道在午休过后不辞劳苦地把孩子们带到学校对面的长河公园里,让他们与大自然握手;她还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组合班级的班主任,午餐、午休甚至是课间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我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从省会城市来支援边远地方教育的老师,另一个身份是一名青年教师;杨老师也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小县城里的老师,另一个身份是一位资深教师。经历此番,我恍然大悟:我似乎自以为是地放大了彼此间的第一个身份,殊不知,第二个身份亦是最不可忽视的。作为年轻教师,我必须放下那可笑的“傲慢与偏见”,谦虚地从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身上汲取前行的能量。

后来,我和杨老师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一次闲聊中她这样说:“我把学生们都看成自己的小孙孙,教育路上折腾自己的源泉其实来自对学生的爱,正是这份爱的存在,我才会对教育工作有经久不衰的热情。”

支教路上,幸得如此良师益友,让我可以看清自己在教育上的“傲慢与偏见”,转而向正确的方向航行。

同学,你好!

曹正强 长沙市一中马王堆中学教师,怀化市溆浦县圣达学校支教

记得是去年教师节前的一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办公桌上有一朵纸做的小花,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曹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在八年级与您相识,并成了地理课代表。您上课很幽默但又不失严厉,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我投入其中,并更加确定了要学好地理的决心!明天就是教师节和中秋节了,由于是周末,所以就提前祝您教师节和中秋节快乐!我会努力干好这份工作,为您分担!——八(14)班汪婧茜。”原来是我的地理课代表送给我的节日祝福。

其实在开学伊始,我就了解到,要接手的这个班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上课纪律不是很好,平均成绩比年级最好的班级要低30多分,问题学生也多。怎么样改变现状呢?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上《中国的地势特征》一课时,我就吟着古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走进课堂,在上《中国的民族》一课时,则与同学们大声合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课堂上,我会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我还把新进教师公开课放在这个班来上,让同学们感受到更多重视。慢慢地,我听到一些同学在悄悄议论,说这个地理老师有点“不一样”。教学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时不时有些“刺头”会冒出来破坏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等,对于这些学生,我一方面在课堂上温和批评,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利用课后对孩子进行耐心教育,绝不放任自流。渐渐地,班上课堂纪律好了,主动问问题的同学多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我想对我的学生们说:孩子们,老师与你们有缘相遇,就是一场美好的修行,你们在进步,老师也在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